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創業武林秘笈-創業者必備的認知與概念 好文分享


黃茂景老師,
是我在青創顧問班上課的老師,
也剛好是我的導師,
在寫計畫書時及秀大衣的經營上,
給了我和安秀許多的指導及建議…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計畫書,終於寫完了 T_T

終於…完成了!
看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計畫書,
從影印店出來的時間,
心中感動真是莫名…
沒想到…我對秀大衣那麼多的想法呀~
在這一個月的時日,
我要一一感謝陪伴我完成這一份計畫書的老師及朋友們:

首先感謝顧問班的老師們,在課餘時間給我的建議
黃茂景老師、廖昭昌老師、黃美玲老師、謝志明老師、吳建宏老師等等

感謝青年創業協會的杜炳麟主任及陳蓉美專員;

謝謝兩個收件單位的承辦人員,
分別是:
中華創業育成協會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

感謝W的間期給我指教及協助拍攝美美的照片

更感謝我老婆安秀,
在一路上耐著性子的陪伴我完成這二份計畫書…
共改版快十五次之多T_T

如果沒有大家的支持,
這一份計畫書一定無法順利完成的,
再次的感謝大家喔~

最後給準創業者的良心建議:
一開始,
寫計畫書的心境也從為了比賽,
到最後去真正思考秀大衣的未來方向…
在寫計畫書的時候,
會閃過一個念頭…
早點寫不就好了,
在經營秀大衣時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避免掉…
所以,準備要創業的朋友們,
計畫書一定要認真的寫喔~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人生,必須自信 好文分享


這一篇文章,
寫的真的不錯,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有自信。
而有自信有什麼好處呢?
請看這篇文章喔~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橘子貓救KK貓 - 貓咪的急救法

這是一篇三月時我原本想發的文,
但最後KK貓還是離我們而去了…
所以我一直在想這個文到底要不要發…
可是,我心想,如果讓更多人知道急救法,
應該可以幫助更多的貓咪才對…
所以…今天發表了呀~


---
秀大衣 山姆札記
感謝一日店貓的協助拍攝喔~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品牌為什麼要有故事?

品牌故事
品牌為什麼要有故事?


在上品牌課時,
同學問老師一個問題,
之後我也在思考,
下課時我也向同學說:
會找一天將您的問題,寫出我的感想…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與人分享,是一種功德 好文分享


吳建宏老師,是我們在開店時,

給我們許多寶貴的意見,
我們的 秀大衣 的字體,
也是因為老師的建議才下去修改的。
老師他每天都會固定的寫文章,
每每看他的文章,都有一些感觸,
在此也分享一篇文章,
給大家喔~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愛貓人的夢

秀大衣 山姆札記
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週日那天去了竉物展,
因安秀想去撿便宜,
所以就和她一起去看看。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秀大衣的創業計畫書

秀大衣 山姆札記


近來閉關寫著創業計畫書,
因為可以參賽的資格,只剩下這一次的機會了,
要參加的比賽,都要求在開業3年內,
因我們過了今年,
就滿三年了…
時間過的好快呀…

所以六月整個月,
就一直找資料及看資料,
想著要如何下手寫這個計畫書,
因我知道,只能靠自己,
在這一件事上,沒有人可以幫忙你寫,
所以硬著頭皮上吧!

在寫計畫書的時候,
突然想起了在兩年前,
我和安秀在肯德雞也有寫過一份,
就將那一份找出來,
看完後…恩?
之前寫的東西好像一件一件事的完成且成真了,
除了賺回投資成本外還沒有達成以外,
其他的完成了…
心中不知道為什麼有莫明的感動…
原來,一切的目標,都在我們的心裡面
變成我們的一部份了,
我們的所做所為都在不知覺中,
慢慢在執行了,
雖然,過程真是辛苦,
有幾次真的玩不下去了,
但是,為了完成心中的夢想,
不計代價的去執行它、完成它。

回過頭來,看看手上完成的計畫書,
比之前那一份足足多了一倍多,
有時我在想,
如果我們在創業前寫完了這一本計畫書,
我們一定不會選擇創業的,
因為風險真的太大了,
所以,創業要和結婚一樣,
要「昏」了才有那一個動力。

我完成後,就拿給安秀看,
她笑著說:你為什麼那麼厲害?
事實上,我一點也不厲害,
這一切都是我們心中的沉睡以久的因子,
在突然間被叫醒了,
所以,
我們才會一起努力為自己的事業,
付出自己有的一切…
如我上品牌課對同學說的:
為了我們的事業,除了叫我生孩子以外,其他的我一定要達到!

這一次的創業計畫書,
主要是重在:
我們要改變「胖=醜」的定義!

我們不知道,
評審們喜不喜歡、看不看好我們的事業,
但是,
這就是我們要去做的事情。

在期間也感謝老師及多位好友們,
對我們的計畫書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
也讓我看到了我的盲點及可以改進之處,
真是感謝大家喔~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學創業,不如學做生意吧 好文分享

陳其華老師,
是我在上創業BP的講師,
他說話很直接,會讓人深思他提出的問題…
以下是在他的BLOG文章,
這篇文章是他最新的文章
請大家參考喔~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七十歲阿嬤守護草嶺古道 好文分享

這一篇文章,
是我的好友Alice分享給我的,
看完後,心中莫明感動,
也分享及推薦給我的好朋友們…
---
 七十歲阿嬤守護草嶺古道
報導╱王若 攝影╱焦正德
cid:E54D5CE8526748FEBBE8C65033A05152@east
草嶺古道的守護阿嬤

全長八.五公里,三面環山、一面環海,連接台北貢寮與宜蘭頭城的草嶺古道,兩百年來,靜靜地記錄著 台灣 東北角的歷史。這條路,清朝的 台灣總兵劉明燈走過�! A無數的百姓往來過;如今,還有一位七十歲的阿嬤,每天守護著它。
「草嶺古道是我走過最乾淨的山路,上頭的廁所比大 飯店還乾淨,感謝阿嬤的辛勞與奉獻……。」一大早, 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祕書楊永盛來到位在福隆山坡上的一處平房,拿著一疊厚厚的遊客感謝函,逐封讀給一位七十歲的阿嬤聽。
她叫李玉英,是觀光局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的雇員,負責草嶺古道的清潔 工作。每天早上九點,李玉英準時從家裡出發,先花四十分鐘走到古道入口「大榕樹」,再沿著石階,逐步逐階清理,全程走下來,再搭火車回到家,通常已是日落黃昏。
這些信都是寄到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李玉英沒上過學,不認識字,管理處的人會一一唸給她聽。楊永盛說,阿嬤的粉絲很多,每隔幾天就會收到要轉交給她的信。
鑽山路看她好體力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29B7CB68AE844BD8841596A53F3D4DBA@east
打掃第一個廁所,簽到後,將垃圾綁在扁擔上再出發。

採訪當天早上,萬里無雲,仲夏的陽光已開始展現毒辣的本事。九點鐘一到,李玉英準備妥當,背著她的「萬用包」,拿著一只白鐵垃圾夾,開始她一天的 工作
問她背包裡藏著什麼家私,李玉英靦腆地說:「哪有什麼家私,都是山上會用到的。」要求阿嬤打開背包,裡面裝著雨衣、衛生紙、礦泉水、垃圾袋,還有一罐小藥丸。
頂著豔陽,一路跟著阿嬤走到草嶺古道入口,才一公里多的路程,已經教我們幾個都市人汗流浹背,心裡一面佩服阿嬤的好體力,一面開始擔心接下來的八.五公里路該怎麼走。
草嶺古道剛開始的路,是一段長緩坡,走起來並不吃力,沿途也沒看見垃圾。逐漸往上走進山中,喘出的熱氣才剛讓眼鏡變得模糊,阿嬤的雙眼卻開始亮了起來。
她看到步道旁的小溪裡,有垃圾卡住石頭間,阿嬤矯健地走下溪澗,不一會兒,又從小徑另一頭的草叢裡爬上來。阿嬤指著手裡的垃圾袋說, 最多的垃圾,是不會腐爛的塑膠袋和寶特瓶。
其實古道石階上的垃圾並不多,大都是落葉、枯枝,李玉英會把這些可回歸自然變成肥料的有機垃掃到兩旁,繼續它們的生命輪迴。 垃圾最多的地方是在兩旁的山溝、溪澗和草叢裡,丟垃圾的遊客以為這樣不會被發現,卻增添了清掃的難度。
李玉英說,她曾經為了撿一個寶特瓶,爬下路旁一個將近八十度的陡坡;上來時因為體力不支,卡在半途的大樹上,足足撐了半個多小時才被遊客發現拉她起來。
走多了總會遇到蛇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D5AAF7DA4A094DFF80D3E943BA2B0FF0@east
為了撿個寶特瓶,阿嬤爬下陡峭的山溝,再辛苦地爬上來。

走不到一公里,垃圾已經裝滿了兩個小垃圾袋。雖不算重,但一路拿在手上倒也不輕鬆。垃圾多了,就換成大垃圾袋,李玉英說,她最多曾撿過四大袋的垃圾,尤其周末假日的垃圾量最多。那時她會在中途的廁所裡,拿出扁擔挑垃圾下山。
問李玉英,每天走那麼長的山路,除了體力負擔外,還有什麼驚險的事。本來靦腆不多話的她,忽然幽默地開起玩笑來︰「山路走多了,總會遇到蛇。」阿嬤說,有一次她看見一條手臂粗的百步蛇盤據在步道正中間,不敢過去,和牠整整僵持了半個多小時。阿嬤笑說,那是因為小時候曾經被蛇咬過兩次的心理作用。「我每天都會拜 土地公,蛇是 土地公管的,不會咬我。」
無論颳風下雨,還是艷陽高照,除了颱風天,人事局宣布不上班不上課外,每天都是李玉英的上班日。阿嬤說,她最怕颱風過後,那時,步道上布滿被風雨肆虐的殘枝落葉,掃三天都掃不完。阿嬤想不出形容詞來形容那種情景,口中直說:「很亂、很亂。」我猜想大概就是「滿目瘡痍」的意思。
阿嬤一路撿撿拾拾,走到了仙跡岩,她通常會在這裡稍事休息,喝口水,準備再出發。這裡離入口處才一公里多,我們一行人,託阿嬤的福,終於也可以暫歇一口氣。
這片山是她的驕傲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626E553E74614B7E9904D722A5A56A8E@east
第一個休息點︰「仙跡岩」。

走著走著,李玉英看見路旁斜坡下有垃圾,又從草叢中撥出一條勉強叫「路」的路往下走,就像軍隊打仗看見敵人一樣,只要看見垃圾,阿嬤決不放過。
我跟著阿嬤的腳步走下斜坡,這個斜坡一邊與古道相隔著一顆巨石,另一側則是不知有多深的懸崖,幾顆大樹從下方延伸到斜坡旁,伸手剛好可以摸到樹頂。這樣的路別說阿嬤,連我這年輕人走起來都有點吃力與害怕。
吃力地爬回古道,轉頭看阿嬤,身手依然矯健,也不讓我們攙扶,一點也不像七十歲的老人。氣象報告說,這天氣溫最高達三十五度,天氣熱得連水牛都躲在水裡面避暑,阿嬤卻依然揮汗走在山林中。而且阿嬤的腳步愈來愈穩健,讓我們這幾個都市人「追」得有點辛苦。
走到半路,阿嬤指著溪谷對岸右前方的一片稻田說,那裡住著兩個老人家,都是七十幾歲,他們自己種稻、割稻、曬榖,全部手工自己來。「沒辦法,年輕人都去都市發展了,誰還願意當農夫。」言談中,也透露著些許感傷。
阿嬤有三個小孩,都已結婚生子,也都在外地打拚。她自己和必須坐輪椅的丈夫,住在有五、六十年歷史的老平房裡。她驕傲地說:「小孩都很孝順,常回來看我們,有個孫女還在 日本 留學。」
阿嬤一輩子都在 東北 生活,娘家在山那頭隸屬宜蘭縣的大溪,結婚五十多年,一直住在山這頭的福隆。對她來說,一生最大的驕傲就是家人,和這片山。
阿嬤說,她把草嶺古道當成自己家的庭園小徑,用整理自己家園的心情來清潔草嶺古道,就不會覺得累。只是,這條七、八公里的庭園小徑,未免也太長了吧!
感謝函一封又一封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2EB6FF7372604E94A267448609C5768D@east
許多遊客深被李玉英的無私奉獻感動,寫信來感謝她,為她加油打氣。
一路上,阿嬤拿著垃圾夾,指著小徑兩旁的花花草草說,這是「◎◎花,這是##樹。」可惜有些植物的台語實在太拗口,阿嬤說了半天,我還是似懂非懂。
那一瞬間,我好像重回小學的自然課,眼前的山林是黑板,垃圾夾變成了教鞭,而阿嬤則是那個有教無類的自然老師。
第二度停下腳步休息,眾人早已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阿嬤從背包裡拿出一大包遊客寄給她的感謝函與合照與我們分享。每封信都寫得密密麻麻,沒有電腦列印,都是遊客發自內心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感謝。我看見其中一句:「謝謝阿嬤無私的奉獻,這是我走過最乾淨的步道,上過最乾淨的廁所。」
阿嬤的廁所到底有多乾淨?即使急著想親眼見證也無可奈何,阿嬤指著遠方說:「快了,過這個山頭就到了!」聽了,不禁又讓人覺得一陣腿軟。
愈往深山走,兩旁的蟲鳴鳥叫愈是悅耳,加上林木森鬱遮蔽了太陽,天氣不那麼熱,總算稍微有心情體會大自然的魅力。這段路,腳程落後的我,維持著大概三十公尺的距離,跟著阿嬤的步履前進。她走過的路,始終乾乾淨淨,沒有半點垃圾。
阿嬤每天早上九點出門,一直要到傍晚才回到家。夏天天氣熱,我問阿嬤為什麼不早點出門避開烈日,阿嬤說,太早出門沒有遊客,就沒有垃圾,「我是來撿垃圾的,不是來旅遊的。」
掏腰包買遊客所需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CA945FAC2B9640FC904E118AED3C2765@east
女廁洗手台上放著李玉英貼心準備的衛生紙和衛生棉。
除了撿垃圾、掃落葉,古道上的兩間廁所,也是阿嬤的管區。走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第一間廁所。阿嬤從背包裡拿出簡易雨衣、衛生紙、衛生棉、礦泉水和藥,她把這些東西放在廁所的儲藏室裡,以供遊客不時之需。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阿嬤背包裡的家私,是給遊客用的。
阿嬤每天檢查,確保這些物品充足。而這些東西,都是每個月薪水只有一萬八千元的她,自掏腰包買的。
走進阿嬤的管區——廁所,裡面果真一塵不染,甚至比許多百貨公司的廁所還乾淨,而裡頭的芳香劑也是阿嬤自費提供。
李玉英的經濟狀況雖不算貧窮,但也談不上富裕,每月卻還能從微薄的薪水中,挪出一兩千元買這些物資提供給遊客。她說,她和丈夫的 生活很簡單,花不到什麼錢,能夠幫助出門在外臨時不方便的遊客,是做好事、積好德。
說完,阿嬤低下頭,仔細地刷著男廁的 地板。離開廁所,阿嬤將一路撿來的垃圾裝進兩個大大的黑色垃圾袋裡,用扁擔挑著走,繼續下一段路。
我在後頭看著阿嬤的背影,兩只大大的黑垃圾袋懸在扁擔兩端,將阿嬤的身軀壓得有點佝僂。趕上前去,自告奮勇要幫她挑,阿嬤卻會回絕︰「什麼人做什麼事,你是讀書人,可以做更多的大事;這種粗工是我們不識字的人做的。」
剎那間,我感到無比羞愧,我這個阿嬤口中的「讀書人」,到底做過了什麼「大事」呢?阿嬤雖然沒上過學,但她從山林之間領悟到的,卻是大學、研究所學不到的道理。
看著山跟天的邊際,覺得 台灣真是個很美的地方。只是美歸美,如果沒有像阿嬤這樣的人默默維護著,滿山滿谷的垃圾,可就一點也不美了。
知足樂謝天又謝地 報導╱王若攝影╱焦正德
cid:EACFF89350DF44AC9AA7DB97D9788D5B@east
焚香拜拜土地公,感謝土地公保佑她一路走來平安。
一路上偶有遊客迎面而過,親切地跟阿嬤打招呼。純樸知足的阿嬤說,遊客都對她很好,甚至還有人每周六來爬山時,會多帶一個便當給她吃。通常阿嬤會準備比較簡單的食物或麵包當午餐,不過有時天氣熱或垃圾多,她也就沒時間吃。
阿嬤的辛勞感動了不少遊客,也無形中讓遊客多了些環保觀念。阿嬤工作這七年來,草嶺古道的遊客增加了好幾倍,垃圾量卻愈來愈少。那些在議會上或教室裡大聲疾呼環保的民代、學者,也許永遠想不到,一個撿垃圾的阿嬤,竟然對台灣的環境保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到了風景最美的「啞口」,阿嬤再度停了下來。她走向路邊的眺望台,指著前方山下的海洋說:「那是龜山島,我每天不看它一回,就覺得不自在。」
說完,阿嬤轉過身,點起香,虔誠地朝小土地公廟的福德正神拜了拜,又轉身朝天拜了拜。這讓我想起《無米樂》裡的崑濱伯,雖然一南一北,但他們同樣的拜土地公,同樣的知足,同樣的謝天。
離開啞口後,阿嬤的工作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二。接下來的下坡,是約四米寬的石子路,路比較好走,垃圾也比較少。而山下的廁所目前正在整建中,沒有遊客使用,阿嬤也輕鬆了不少。
下午三點半,我們走到山下的玉里車站,等著南下的火車接阿嬤回家。阿嬤擦擦頭上的汗,喝完寶特瓶裡的最後一口水,開心地說:「今天比較輕鬆,三點半就到車站了。」
在月台上,揮手目送阿嬤矯健卻略帶佝僂的身影上火車,心情相當複雜。

 台灣這個美麗島,正因為有這些默默付出的人,才變得有活力。

---
其中一段話,我看完後心中一震:



「什麼人做什麼事,你是讀書人,可以做更多的大事;
這種粗工是我們不識字的人做的。」


 突然間,感覺到內心真正善良的人,
是這些沒念多少書,但認真演好自己角色的人。
這個偉大的阿嬤真是讓我敬佩呀!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